<address id="t9nft"></address>

      <address id="t9nft"><form id="t9nft"><th id="t9nft"></th></form></address>
      <em id="t9nft"></em>

      <noframes id="t9nft">

      <address id="t9nft"><form id="t9nft"><nobr id="t9nft"></nobr></form></address>

          <address id="t9nft"></address>

          行業新聞

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行業新聞 > 正文

          OLED引領屏幕產業鏈爭奪戰 OLED電視成新增長點

          時間:2019-11-12 10:34:43 閱讀:3923 整理:廣州市場調查公司

          大尺寸OLED電視已成為消費者新寵

          三湘都市報11月6日訊(記者 黃亞蘋)在熱播電視連續劇《都挺好》中,主角蘇大強第一次走進蘇明玉家中,他看見客廳里那臺可升降、可卷曲的大屏電視時驚得目瞪口呆。

          電視型號愈發多樣,如何在家電賣場內挑選一臺最適合的家庭電視機?今日,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多個家電賣場后發現,大尺寸OLED電視已成為消費者新寵。

          走訪:OLED電視成新增長點

          在湖南蘇寧五一云店3層,創維、長虹、索尼等品牌電視機展銷區,使用了OLED屏幕的展示機均被擺放在顯眼位置。當記者表露出購買意愿,創維導購江先生饒有興趣介紹起一臺55寸,售價為7999元的S8A型號電視,“相較于傳統的液晶顯示屏,OLED屏幕采用屏幕自發光技術,極大減少藍光對眼鏡造成的傷害?!?

          記者走訪發現,OLED電視幾乎占據了國內6000元以上價位超50%市場。通程電器富興店一名導購介紹,品牌共推出了8款OLED電視,最低售價為6999元,“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選擇OLED電視,他們對觀影體驗有更高要求?!?

          據奧維睿沃數據,2018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240萬臺,同比增長69.4%,全球OLED TV滲透率1.1%。2018年,OLED電視市場品牌集中度非常高,LG、Sony、Panasonic、Philips、創五大品牌出貨占比達98%,LG占比為67%。

          市場:產值規模超500億美元

          OLED,又被稱為有機發光半導體,因其具有自發光、無窮高對比度、寬視角、低功耗、響應速度極快等特性,被普遍認為是替代LCD的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。OLED在擁有出色的畫質優勢外,還可實現卷曲、透明、折疊、輕薄的柔性外觀設計,三星、華為等推出的折疊屏手機均采用了OLED技術。

          如今,天平向OLED一方傾斜的趨勢愈發明顯。無論是技術優勢、陣營規模、市場增速,還是溢價能力、應用場景和發展趨勢,OLED電視似乎都走在了前列。據IHS市場調研,OLED占據全球高端彩電市場份額50%。2020年,全球OLED產值規模將達500億美元,超過液晶顯示屏(LCD)的出貨量。

          OLED電視的快速發展,得益于OLED陣營的持續壯大。有關數據顯示,2016年,全球僅10家OLED電視廠商;2017年,這一數字增長至13家。據記者不完全統計,全球已有LG、創維、索尼、康佳、長虹、飛利浦、勒維、海信、松下在內近20家主流彩電企業加入OLED陣營。

          運用:OLED面板的創新與融合

          除了在電視上運用OLED面板之外,LGD正在不斷開創性地探索下一代實用OLED技術。比如2014年研發出18英寸柔性OLED面板及透明OLED面板;2016年研發出透明度高達40%的55英寸透明顯示;今年成功研發全球首款77英寸透明柔性OLED面板,擁有40%的透過率、UHD(3840×2160)分辨率、曲率半徑高達80R。

          據介紹,柔性面板也會在筆記本電腦、顯示器、平板電腦、電視機以及汽車顯示屏中采用。鑒于其柔性和纖薄度所帶來的優勢,還有可能運用在電子閱讀器以及時尚用品和醫療設備中。

          “2019年8月,LG Display廣州8.5代OLED面板生產線正式投產,可直接解決OLED面板產能不足的問題?!盠G Display中國區市場銷售常務安乘模表示,Hollywood著名的調色師也曾高度評價OLED的優勢,曾坦言只有OLED可準確、生動的呈現人們的表情,其顯示出的色彩表現也更加接近自然色。

          公眾號:華夏經緯數據科技

          關注公眾號:
         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
          更多調研資訊>>

          免責聲明:
         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、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版權歸作者所有,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。 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管理員刪除。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,華夏經緯(廣州)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。

          QQ在線咨詢
          給我們留言

          咨詢電話

          020-84668848

          華夏經緯訂閱號

          關注訂閱號

          華夏經緯視頻號

          關注視頻號

          電話回撥

         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